• 关于观复博物馆-马未都
  • “虎子”是用来干什么的呢?-马未都
  • 乾隆爷也仿造抄袭,今天成了文物-马未都
  • 惊呆!笔筒最初不是用来放笔的-马未都
  • 这是乾隆时期土豪喝茶用的-马未都
  • 花五年工资买了件没用的东西-马未都
  • 200块钱,淘到一个永乐青花瓷板!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北宋影青釉斗笠碗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粉彩红楼人物故事盘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给诸位展一眼,磁州窑白釉褐彩诗文大罐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康熙   蓝上蓝开光鲤鱼龙门纹罐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龙泉 青瓷贯耳瓶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明崇祯  青花海兽纹卷缸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南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青花福禄寿棒槌瓶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青花六艺小碗,这个文物价值为什么那么大?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清 飞鸣食宿粉彩瓷盘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清乾隆.白釉卧狗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清乾隆红釉梅瓶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唐代三彩长颈瓶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雍正粉彩侍女像,旗袍的原型就是从这来的!-马未都
  • 【马爷讲文物】玉壶春瓶-马未都

课程 | 文物有意思 瓷器篇

【马爷讲文物】雍正粉彩侍女像,旗袍的原型就是从这来的!

主讲人: 马未都

旗袍是中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服饰,由满族女性的长袍演变而来。由于满族称为“旗人”,故将其称之为“旗袍”。它以其流动的韵律,浓郁的画意表现出中国女性的端庄和典雅,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。

旗袍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发展而来的,古代的服装多为上衣下裳形式,而在众多古代服饰中,只有深衣是衣与裳连在一起的。

后来,袍服开始代替深衣 , 汉代深衣制袍 , 唐代圆领袍 , 明代直身,这些都是典型宽身袍服。

但随着清朝入关后,满族的袍服开始占据主要地位。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易服浪潮,传统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,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制被压制下去了,于是袍服在这时成为主要服装。

由于清朝满族原为游牧民族,因此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,以利于骑射或激烈运动。清朝中后期,随着 " 康乾盛世 "的远去,旗人生活安逸腐败,旗袍开始趋向于宽博来隐藏女子曲线美,造型线条平直硬朗,衣长至脚踝,装饰也其繁琐,几乎至登峰造极的境地。

1860 年鸦片战争以后,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了,随之而来的也有外国的服饰理念。旗女之袍渐受日本欧美等国服装影响,融入了不少特点,形成了近代 " 中西合璧" 的旗袍。


-- 推荐视频课 --

第九讲 宣德炉,与文人雅士交相辉映


课程:小文99
主讲人:马未都
宣德炉,与文人雅士交相辉映...


第二十三讲 一本关于陶瓷的小书


课程:小文99
主讲人:马未都
一本关于陶瓷的小书...


第二十四讲 大千世界,皆是颜色的天地


课程:小文99
主讲人:马未都
《瓷之色》跋《瓷之纹》后记...


第六十五讲 行走在书中的猫


课程:小文99
主讲人:马未都
行走在书中的猫...


第三十一讲 解读我们的文明成因


课程:小文99
主讲人:马未都
《马未都说收藏》自序《马未都说...


免费视频课程

更多小视频

-- 领取免费课程 --

识别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
免费领取马未都主讲25集《国宝故事》课程

公众号名称:"文物有意思"